一、品種特性
1.親本
紅艷無核是中國農(nóng)業(yè)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培育,父本為森田尼無核,又名無核白雞心;母本為紅地球,又名紅提。
2.植物學性狀
嫩梢綠色,帶紅色條紋,有稀疏白色絨毛。幼葉紅色,下表面有稀疏絨毛。成齡葉片五角形或心臟形,大,中等厚,較平展,主葉脈黃綠色、帶淺紅色條紋,上、下表面均光滑無匍匐毛,背面葉脈上有稀疏的直立絨毛。葉片5裂,上裂刻開張,V形,下裂刻輕度重疊,V形。鋸齒中等大,兩側(cè)直兩側(cè)凸皆有。葉柄洼中度開張,U形。葉柄中等長,綠帶紅色,無絨毛。卷須分布不連續(xù),2~3分叉。枝條橫截面近圓形,表面紅褐色。兩性花。二倍體。
3.果實經(jīng)濟性狀
果穗圓錐形,穗梗中等長,帶副穗,穗長29.8cm,穗寬17.8cm,平均穗重1200g。果粒成熟一致。果粒著生中等緊密。果粒橢圓形,深紅色,縱徑2.1cm,橫徑1.7cm,平均粒重4.0g,最大粒重6.0克。果粒與果柄難分離。果粉中。果皮無澀味。果肉中到脆,汁少,有清香味。無核。不裂果??扇苄怨绦挝锖考s為20.4%以上,品質(zhì)優(yōu)。
4.主要農(nóng)藝性狀
植株生長勢中等偏強。萌芽率為76.5%,結(jié)果枝率為95%,第一花序著生位置為3-6節(jié),第3、4節(jié)居多。每果枝平均著生果穗數(shù)為1.2個。兩性花。進入結(jié)果期早,定植第2年開始結(jié)果,并易早期豐產(chǎn)。正常結(jié)果樹一般產(chǎn)果1500kg/畝(1.5m×3m株行距,雙十字架栽培)。適合在溫暖、雨量少的氣候條件下種植。棚、籬架栽培均可,以中短梢修剪為主。
5.物候期
該品種在河南鄭州地區(qū),4月上旬萌芽,5月上旬開花,7月中旬漿果始熟,8月上旬果實充分成熟。屬于中早熟品種。
6.抗逆性及栽培適應
土壤適應性廣,抗病性中等,葉片不抗葡萄霜霉病。
二、栽培技術(shù)要點
1.繁殖方法
扦插繁殖或嫁接繁殖。
2.栽培技術(shù)要點
2.1種植方式
適宜雙十字架和小棚架栽培。
2.2種植密度
雙十字架,單干水平樹形栽培, 適宜1.5m×2.5~3.0m的株行距;棚架龍干樹形栽培以1.0m×3.5~4.0m的株行距為宜。
2.3冬季修剪
一般在元月到翌年傷流前20天左右進行,紅艷無核為易成花品種,適宜中短梢修剪,留1-2個飽滿芽。
2.4夏季修剪
將過多不必要的新梢盡早抹除;當新梢長至40cm后,應及時綁梢,摘除卷須,果穗以下的副梢從基部除去,果穗以上的副梢留單葉摘心。因坐果率偏高,結(jié)果枝可在開花后摘心。1個結(jié)果枝以留1個發(fā)育良好的花序為宜,花前應進行花序修整,花后進行疏果處理,保持穗形美觀。
2.5肥水管理
基肥宜在9月底10月初進行。追肥一般分為四次。
分別在萌芽期和幼果膨大期追施氮磷鉀等量三元復合肥,保持樹體生長和促進果實發(fā)育;果實轉(zhuǎn)色期追施鉀肥和微肥,促進果實轉(zhuǎn)色和增糖,采收后追施少量氮肥和鉀肥,恢復樹體。施肥后應配合灌水。另外在花前、幼果期和漿果成熟期可噴0.5%的硫酸鉀溶液或中微量元素溶液。
入冬后應至少進行三次灌水。第一次在落葉后;第二次在土壤上凍前;第三次在土壤解凍后。
三、綜合評價
‘紅艷無核’為深紅色、中早熟、大粒、無核、耐貯運、抗病性中等偏弱的脆肉型鮮食葡萄品種,具有良好的推廣前景。
Copyright ?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. 志昌農(nóng)業(yè) 版權(quán)所有魯ICP備2021012316號-1
技術(shù)支持: 華夏商務網(wǎ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