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光玫瑰是日本培育的葡萄品種,近年來種植面積迅速擴大。研究表明,負載量的高低會影響葡萄的果實質(zhì)量,負載量過高會導致葡萄缺乏足夠的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供應,不利于植株營養(yǎng)生長,負載量過低則會降低果實產(chǎn)量,最終影響經(jīng)濟效益。采用單穗不同留果量處理(分別為40粒、50粒、60粒、70粒、80粒),研究其對陽光玫瑰果實品質(zhì)的影響,以期為生產(chǎn)優(yōu)質(zhì)陽光玫瑰提供參考依據(jù)。
一、試驗材料與方法
1.1 試驗材料
試驗于2020年6月在山東省招遠市金嶺鎮(zhèn)大戶莊園陽光玫瑰試驗基地進行,陽光玫瑰葡萄5年生,株行距為1m×2.5m。選擇樹勢一致、生長良好的陽光玫瑰植株作為試驗材料,常規(guī)栽培管理。
1.2 試驗設計
果粒黃豆粒大小時進行疏果,最終每穗分別保留40粒、50粒、60粒、70粒、80粒,每個處理5棵樹。
1.3 試驗方法
果實完全成熟后,每處理取5穗果實,測量其穗長、穗寬及穗重,每穗隨機選取60個果粒測量其縱徑、橫徑、單果重、還原糖含量、可滴定酸含量。 可滴定酸含量測定依據(jù)酸堿中和滴定法,果實縱橫徑用電子游標卡尺測量,果穗和果粒重量用百分之一電子天平稱量, 果實硬度使用GY-4硬度計測定, 果實還原糖含量依據(jù)斐林試劑法測定,香氣依據(jù)GC-MS法測定。
二、結果分析
2.1 不同留果量處理對陽光玫瑰果實外觀性狀的影響
各處理中,單果重以40粒處理最大,與60粒、70粒無顯著性差異;單果重的變異系數(shù)以60粒處理最高,80粒處理次之,其它依次為70粒處理、40粒處理、50粒處理,40粒、50粒處理的果粒較為整齊,大小?,F(xiàn)象較少;穗重以70粒處理最大,但與60粒、80粒處理的穗重無顯著性差異。不同留果量對果形指數(shù)影響不大,果粒最長的處理是留果量70粒,最短的為80粒;穗長以70粒處理最大,但與60粒、80粒處理無顯著性差異;穗寬以70粒處理最大,但與40粒、60粒、80粒處理的穗寬均無顯著性差異。
從產(chǎn)量上看,每個果穗留果40粒,產(chǎn)量在1250kg左右, 每個果穗留果50~70粒,產(chǎn)量在1500~2000kg。
2.2 不同留果量處理對陽光玫瑰果實色澤的影響
L值以50粒處理最大,但與60粒、70粒無明顯差異;A值以80粒處理最大,其它處理無顯著性差異,表明80粒處理的綠色色澤度低于其它處理。 C值以50粒最高,與40粒無顯著差異,60粒、70粒處理次之,80粒處理的色彩飽和度最低。
綜合來看,50粒處理的果實色澤最好,40粒處理次之,再到60粒與70粒處理,80粒處理的果實色澤最差,表明留果量不同對果實色澤影響明顯。
2.3 不同留果量處理對陽光玫瑰果實硬度及糖酸含量的影響
不同留果量對可滴定酸含量無明顯影響;對可溶性固形物和還原糖含量影響顯著,留果量為40粒的處理果實硬度及糖酸含量最高,留果量為80粒處理的果實硬度及糖酸含量最低;不同留果量對果實硬度影響較大,留果量為80粒的處理果實硬度最大,為8.37kg/cm2,果實硬度最低的為留果量60粒的處理。
2.4 不同處理對陽光玫瑰葡萄果實香氣的影響
不同留果量處理的果實中共檢測出6大類,共計55種香氣物質(zhì),分別是萜烯類7種,醇類10種,醛類7種,酯類25種,酮類3種,烯烴類3種;香氣種類以70粒處理最多,為53種,50粒處理測得香氣種類最少,為44種;香氣總量以80粒處理最多,含量高達1342.79μg/kg,香氣含量最少的為60粒處理,含量僅為974.19μg/kg;玫瑰香型葡萄中主要香氣成分的萜烯類化合物檢測出7種,分別是里哪醇、香茅醇、香葉醇、松油醇、異松油烯、6-甲基-5-庚烯-2-酮和玫瑰醚。其中含量最多的是香葉醇和6-甲基-5-庚烯-2-酮,含量都超過100μg/kg 以上。萜烯類含量最高的處理是70粒,含量達到374.14μg/kg,含量最低的是80粒,為335.10μg/kg。
三、小結
陽光玫瑰葡萄進行疏果處理,對其產(chǎn)量和品質(zhì)均有一定的影響。外觀品質(zhì)方面,50粒處理的果實色澤最佳;內(nèi)在品質(zhì)方面,40粒處理的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及還原糖含量最高,其次為70粒處理;在香氣種類及含量方面,70粒處理的果實玫瑰香味更為濃郁,80粒處理的果實香氣總體含量最高。
綜合看,從果實品質(zhì)和產(chǎn)量方面考慮,陽光玫瑰適宜的果穗的留果量為70粒。
Copyright ?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. 志昌農(nóng)業(yè) 版權所有魯ICP備2021012316號-1
技術支持: 華夏商務網(wǎng)